中文English
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  机构  >  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  >  乡村文化指导

【第三批全国村级“文明乡风建设”典型案例】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聂村:实施八项举措 推进移风易俗

日期:2023-04-20 作者: 来源: 【字号: 打印本页
  

武功镇聂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西北部,全村现有村民4611687。聂开展“八个一活动,扎实推进移风易俗

一是建好“一个堡垒”。坚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,从党员干部抓起,制定聂村党员干部“治陋习、树新风”相关规定,立规明纪,强化约束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,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。严格按照“五选十不选”标准,优化“两委”成员结构优先“孝子”“贤媳”“文明户”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和班子成员,为推进乡风文明配强村支部干部队伍。积极推进乡风转变,按照“干有目标、奖有依据、罚有尺”原则,将家宴管理、爱心书屋、道德讲堂、利民实事、环境治理等10项职责目标逐项量化、人定责,实行动态管理

二是管好“一场筵席”。聂村在村两委支持下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,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和个别优秀党员全部纳入村“红白理事会”,管理婚丧等事宜红白理事会定了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,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基本原则,村民举办筵席必须向红白理事会申报,填写操办情况登记表,包括家庭基本情况,操办事宜,烟、酒、宴请标准等,由红白理事会研究通过方可实施发挥了服务群众、方便群众的作用,减少了非必要支出

三是定好“一套村规”。规范婚礼程,喜主在婚礼前通知红白理事会具体时间,理事会安排人员跟进服务,统一婚礼工作、规模、范围、宴请标准婚礼由理事会会长免费主持,以传统文化、尊老爱幼、感恩教育为主题。制定丧礼操办统一标准,严格执行“一三四”规定即一个组织,治丧委员会,具体由红白理事会负责;“三严禁”,严禁唱戏、严禁歌舞、严禁管乐;“四不超”,香烟每盒不超过10元、酒每瓶不超过50元、宴席每桌不超过200元,送行抬丧人员不超过8,减轻了主家负担。

四是摆好“一屋书报”。建成24平米爱心书屋,购买图书1.3万本、报刊20多期,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。指定两委2人管理爱心书屋,日日开放借阅定期办读书会相结合,引导群众开卷阅读,支持群众从书海墨香汲取知识、提升文化素养

五是选好“一批典型”。表彰“好媳妇、好公婆、好孝子、文明户及优秀党员”等,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践行文明乡风,起到评选一个人、影响一大片、教育全村人的实效,促进形成人人讲孝顺、家家讲诚信、户户比光荣的良好村风。 


六是上好“一堂课程”。坚持用好道德讲堂,开创道德“大讲堂+小课堂”模式,每年至少开讲三次,实现德道教育全覆盖。组织乡贤、党员和口碑好的村民,讲解传统文化、孝道、家风家教。注重挖掘本土先进典型,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宣传好媳妇、好公婆、好孝子、文明户等事迹,对不敬养老人的个别村民进行批评教育,淳化村风民风

七是栽好“一丛花木”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建设6处集中垃圾收集点,组织群众自发在家门口放置垃圾桶,方便环卫人员收集处理。坚持做到”“”“三结合,集中开展卫生死角、主干街道环境整治工作,制定保洁长效机制,严格按照规民乱扔垃圾等行为进行批评教育,栽种树木、花草,做到整治一处死角,教育一众村民,美化一处环境

八是“一方舞台”。建设村委会广场文化舞台,提供广播、运动器材等组建腰鼓、太极拳、广场舞等文明实践队伍,让群众成为文化节目的主角。创新开展“点单”式活动,让群众自发表演节目,争取文化下乡,利用“三霄”祭拜文化,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